这就是当时的“特摄片”。特摄片指使用特殊效果的电影特技手法(SFX)拍摄的影片,时至今日,特摄片几乎已成为日本特有的一道影视风景线——让真人演员穿着各种皮套并配以大量微缩模型(2000年后,特摄片也加入了电脑CG动画)拍摄而成的电视剧。 《恐龙特急克塞号》的诞生说起来也算是机缘巧合。1970年之前,圆谷公司的《奥特曼》系列在本土特摄界一直处在龙头老大地位。但随着东映公司1971年制作的《假面骑士》系列及1975年的《超级战队》系列的播出,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打破,特摄界“铁三角”就这样产生了。 当时,日本处在因中东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中,出现了影片制作成本大幅上升、公司效益下滑的情况,《雷欧奥特曼》又遭遇收视率困境,该片播完之后,圆谷公司已经无力再拍摄需使用大量模型和特技效果的特摄片了。但此时,不同题材的特摄片纷纷涌现,此外,还有大量的超级机器人动画片系列在荧屏上争夺着特摄片的观众,若不采取行动,圆谷公司势必被挤出利润丰厚的市场。 1976年至1979年,圆谷或与其他公司合作或独立尝试了其他特摄片制作,比如采用沙盘及微缩模型配合动画角色的特摄片——25集的《恐龙探险队》和39集的《恐龙大战争》,二者分别在1976年和1977年播出,获得意外好评,也使观众发出了“希望看到完全特摄”的呼声。于是,1978年播出的52集《恐龙战队》又回到了“真人+模型”的拍摄方式。一个独特的“恐龙三部曲”系列就此产生,其中第三部就是后来我们熟知的《恐龙特急克塞号》。 不难看出,《恐龙特急克塞号》一片在日本可谓生不逢时,只能算是圆谷公司转型期的试验品,但它在中国却插柳成荫。 有网友称,大部分日本人不知道这个片子 2011年5月,曾经担任过《恐龙特急克塞号》总摄像的大冈先生在广州做活动时说,“《恐龙特急克塞号》在日本因为各种原因,已经没有再延续了。现在只在日本一些非主流的电视频道里偶尔播出。我本人对这个系列的特摄片是非常有感情的,但如果现在就这样把当年的片子再拿出来播,是纯粹只有粉丝才做的事情。我已经有计划把这部特摄片,用现代的高科技和今天的语言重新拍摄成电影。” 虽然知乎作者@平机王作者 指出了该片的一些硬伤,例如: 剧情重复、雷同; 战斗过程特效含糊而偷懒,而且做戏的痕迹较为明显; 和怪兽作战时,克塞明明有必杀技高热,却不经常使用,而只是用飞踢或摔; 按照设定,克塞能用剑和念力挡住敌人的火焰和射线,但过程中缺乏特效交代,让观众摸不着头脑; 为什么敌人每次行动都不先摧毁人间大炮系统?这可能是全剧最大硬伤。 人间大炮 形象粗糙的反派“迪恩将军”
但这部剧仍然让人如此痴迷。同时,中方的制作也让人感动。 据说当年引进该片的时候,为了避免声音重复,共起用了50多名配音演员,在认真揣摩原版中演员的性格和声线之后,十分用心地演绎着这些角色。独立动画导演、怀旧动画达人赵冬旭在2013年曾分析道: 现在看,虽然有些特殊(专业)名词翻译得不到位,所有主要角色的名字都采用音译而非意译,但是,当我有机会对比着看了若干集日文原版和中文配音版之后,真心想说的却是,配音版远远超越了原版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