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02|回复: 5

[转帖] 陈道明给新华社记者改稿惹争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8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知道你是新华社的采访人员,我很重视你们这种大媒体发出的声音,所以对于这个稿子,我们是否可以再多交流一下。”3月7日,新华社新华视点微信号推送的文章《记者手记:陈道明席地而坐,为我亲手改稿》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上面那句话即出自那篇记者手记。新华社记者吴雨还在手记开头兴奋地说道:“不少同行可能会‘嫉妒’我……”
        本来这可能只是两会的一个花絮。3月5日,陈道明在两会现场接受了南方都市报记者和新华社记者的共同采访。采访完毕后,新华社记者向陈道明要联系方式,但陈道明没有给记者留电话,但承诺如果把稿子发给一个工作人员,他会第一时间反馈记者。之后,还没发稿的新华社记者拿着打印稿找到正在政协无党派分组讨论会场开会的陈道明。把稿子交给陈道明之后,记者就在周围空地上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后来,陈道明就拿着改好的稿子过来和这位记者进行了交流。
        这篇手记3月7日发在新华视点 微信公众号后,立马引起不小轰动。截止7日晚7点,这篇记者手记阅读量已逼近10万。在当事人记者的手记中,陈道明接受记者采访兴致很高,对一些敏感的问题也不回避,但态度异常严谨和认真,和有时从网络看到的“陈道明怒斥记者”“勃然大怒”“呛声记者”不是一个人。不妨来看看他到底与记者讨论了哪些问题,又改了稿件的哪些内容呢?
       
        陈道明席地而坐,亲自为记者“改稿”
        1、标题
        “这个标题我想改成《做文化的人首先要有文化自觉》,你看合适么?”陈道明很认真地征询记者的意见。
        结果:
        陈道明:“题目你再斟酌一下,自己做决定吧,你要是觉得我的题目不好,就改成你满意的吧,辛苦了。”
        记者内心独白:“冲你这股认真劲儿,你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后方编辑:“还是用他自己改的题目吧,以示尊重。”
        2、抠字眼
        “削除名人效应,‘削除’这个词不好,还得斟酌一下。”陈道明站起身来,走到座位前拿起笔开始改。
        结果:
        等陈道明走回记者身边的时候,那句话已经变成了“不要过度夸大名人效应”。
        3、删掉修饰成分
        陈道明把文中的一些修饰成份删掉了,比如“情绪有些激动地”“语重心长地”。
        结果:
        他说,“我又不是在表演,咱们就实实在在地、简单地用‘说’就好了。”
        4、斟酌表述不准确处
        陈道明和记者一度纠结在“就像GDP不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一样,票房也不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影水平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的表述。
        结果:
        “我能确定票房不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影水平的唯一标准,但在经济问题上我不专业,所以要拜托你把关,我关于GDP的想法是否准确。”陈道明说。
        5、拿捏个人身份
        A.陈道明将身份介绍中的“知名表演艺术家”替换掉。
        结果:
        他说:“我不是什么艺术家,我就是一个演员,演员这个身份就挺好的。”
        B.陈道明去掉了“我所怀念的文艺时代一去不回了”这句话。
        结果:
        他说:“不要了,这又不是我的个人回忆录,而是在探讨现今的文化问题。”
       
        陈道明的改稿
        陈道明还在采访中描述了自己眼中的记者应该是啥样的:“记者都是喉舌,是无冕之王,不要把自己放在粉丝和观众的位置上,今天一窝蜂地追这个片子,明天一窝蜂地捧那个人。只这样做的话,你们就是小看了自己的作用。”
        陈道明刚说完记者不能小看了自己的作用,结果,新闻业界人士就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的“能量”。但令手记作者吴雨始料未及的是,接下来她所要面对的,并非是同行的嫉妒,而是吐槽……
        “因为犯了新闻业大忌”,《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主编袁莉wsj 一瞧见这篇手记,就大有对陈道明“粉转黑”的气势:“稿子怎么可以让采访对象改?这不是新闻业大忌吗?虽然喜欢陈道明,但这事不妥。听说过有些采访对象是要求文章发表前看稿子的,对这个一定要回答:不行!发表前记者有责任核对事实,但写什么怎么写是记者的事,采访对象应该尊重这一点,如果不接受这个立场可以不接受采访,但不能扮演审稿的角色。”
        媒体人朱学东 也很好奇:“我很奇怪,记者采访陈道明,陈道明帮着改稿,还好意思写个长篇大论出来得瑟。不知道这很丢脸么?谁有资格改稿子,这都不懂?”
        媒体人石扉客2014 按照他的个人经验,觉得让陈道明改稿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我个人的经验是:事先约定审稿的可以给对方审稿,人物专访可以给专访对象审对话全文,其他的可以给采访对象看与其直接相关的采访内容,其他情况都不应给对方审稿,改稿更是匪夷所思。”
        吐槽者人多势众,但也有人认为他们太过敏感。娱乐记者、娱评人兰恩发 就认为这事没必要大惊小怪:“记者为了准确表达被采访者的意思,条件允许的话,请被采访者把关过目也是必要的。而且画面很温馨。跟戏霸不戏霸、记者会不会写稿什么的不挨着。”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马少华则是在3月8日发表了一篇长文,认为不必对“陈道明改稿”太过敏。文中,他特别指出,“在新闻记者的职业权利和采访对象的权利之间,有值得讨论、协调的空间。”尽管他也承认“记者允许采访对象直接改稿的行为是有争议的”,“但这个案例恰恰反映了记者尊重采访对象的权利所得到的积极回报。”另外,马少华还认为陈道明的“改稿”行为,其性质仍然是“建议”:“他建议修改的话……主要是涉及到他自己的形象,且都是谦抑性、客观性的修改。而对于最引发争议的修改标题,他最后说的是:‘题目你再斟酌一下,自己做决定吧’,实际上是承认记者和编辑的职业权利。”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吐槽容易,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换做你是两会记者,在那么激烈的新闻争抢之中,你会怎么做?网友@zzz赵赵 开玩笑说:“看完这则新闻,毅然决然换上裤子,地上见。现在万事俱备就差陈道明了。”
        不过陈道明如此亲切地与记者互动的场景的确不多见。据观察者网查询发现,陈道明之前与媒体的关系并不那么热烈。曾经就发生过记者一个问题惹得陈道明直接立场的尴尬事件。当时,记者问陈道明最近是否香港买了豪宅。结果,心直口快的陈道明立马回击:“这问题有意思吗?是让你问的吗?问别的问题,你如果再问我就走了。”15秒后,陈道明就冷冰冰地离开了采访现场……
        如何协调记者和受访者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一个难题。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马少华看来,“接受记者采访就是一种风险”:“这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转托给另外一个陌生人来表达,然后十几万、几十万份地复制、传播,并永久保留,面对当世、后世的审视和评价。而经过记者的记录、整理、成文,再到其他人的修改、编辑、审阅、校对,直到领导签字付印——在整个新闻工作流程之后(这个流程对于被采访者来说是一个神秘的“黑箱”),被采访者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最后会是什么样。这需要多大的一种信任呢?这种信任为什么产生,又靠什么保证呢?由于这种信任的缺乏,有一些人干脆从不接受采访,就是规避这种风险。而这种消极的倾向,是新闻工作面临的真正风险。”
       
       
       
        (观察者网综合澎湃新闻、上海观察、蓝媒汇、陈道明网站明阁、北京青年报等消息)
                   

 楼主| 发表于 2015-3-8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道明在媒体上吃过亏,现在吃一堑长一智
发表于 2015-3-9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什么争议?
 楼主| 发表于 2015-3-9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认为记者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无需经当事人同意。
发表于 2015-3-10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文章看陈道明比记者水平高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被黑怕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虎纹猫家园

GMT+8, 2025-1-23 17:48 , Processed in 0.07580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