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XX图 表示“善做某事”,可能是从蒙古语来的。比较有名的“minggantu 明安图(蒙古语来的)”——千夫长,minggan是“千”的意思;再如“songgotu 索额图”,songgo-是“哭”的词根……恩……想来这名字大体上反映了父母的怨念吧。 8. XX海(hai/hei/hoi) 表示“一直做某事”,从动词变过来。比较著名,比如“dahai达海”,来源于dambi(风吹、火烧、雨下),意思是“风一直吹啊、雨一直下啊、火一直烧啊”等; 再比如“fahai法海”(不,不是被漫了金山寺那个,我是说胤祥的老师……),来源于fambi(干涸、枯竭)……别说,跟水漫金山寺还挺配的……囧rz 9. 名词、形容词等 这个……什么样的词都有。我看到有一大堆人叫Giohoto(乞丐),还有一堆人叫Hūwašan(和尚),还有一大大大大堆人叫Yatu(丫头!)——《通谱》上都是男名吧?都是男名吧! 确实想不明白这些名字怎么回事。 当然也有好词,比如batu(坚定的)、baturu(勇士)、alin(山)、mergen(善射手、聪明)、muten(能力)等等等等,一切你能想到和想不到的名词形容词。 没啥含义的“满语”名,通常是别的语言过来的,或者满语中一些词的变体,比如: 蒙古语过来的词,“Jirgalang——济尔哈朗(幸福)”、“amin——阿敏(生命)”,“bombogor——博穆博果尔” 藏语过来的词,如“g'anjur——甘珠儿(弘晓乳名)”等。 满语变体,如“sartai”,或许是saratai的某种变体。 再如清初obooi(鳌拜,这个可能是蒙古语),abai(阿拜),再如后来的各种“保”,什么“满保、菩萨保、guwaimboo”等等等等。 还有一种情况比较难放到满语名,也比较难放入汉语名。那就是似是而非的、以tai/dai/tu/hai/bu/ci/boo/bai结尾的一些词。比如yastai这种,有个满语样子,但实际上没什么含义的词汇。这类名字很多很多,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上提到的字尾(比如还有na尾、ba尾、ra尾),不一一列举了。 二、汉语名 清代有一些旗人汉语名是比较标致的,但更多的是诸如“某格”、“某保”、“某福”、“某珠”(可能是因为满语从60开始都是ju尾遗留下来的)。 即便是起了汉名的满人,名字跟汉人的汉名也是有些区别的,比如当年乾隆就曾这样曰过: 乾隆四十八年六月丁亥谕:现任甘肃永安营游击光明福乃正黄旗蒙古人,以旗人而名光明福,竟类汉姓人名,观之殊觉不顺。旗人名曰明福、光福俱可,又何必曰光明福耶。著交八旗满洲蒙古都统嗣后旗人内有类此命名似汉人者,著永行禁止,将此通谕知之 ——虽然我觉得“光明福”这个名字一点也不像汉姓人名吧……可见即便是汉语名,可能起名方式也是挺不一样的。
|